©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聲明。
MEDDEV 2.7/1,第四版,附錄:
A1 展現相等性
按照MDD附錄X、AIMDD附錄7要求,臨床資料的評估(例如:臨床評估)應遵循規定的及穩健方法學的程序,適宜時依照既應適用的調和標準,按以下所述執行之:1. 若非採用嚴格評估目前所能獲得的有關該器材涉及安全、性能、設計特性、預期目的及用途的相關科學文獻彙編及所用技術,,從而
- 展現所評估的器材與資料中呈現的實質相等器材之相關性,以及
- 資料適當地展現符合相關基本要求;
3. 或則嚴格地檢視第1項與第2項的综合臨床資料。
展現相等性時應考慮臨床上、技術上和生物學特徵:
臨床上
- 相同的臨床狀況下使用,包括(適用時)相似的疾病嚴重度和發展階段,相同醫學適應症指示,及
- 使用於相同預期目的,及
- 使用於相同人體部位,及
- 使用於相似族群,涉及年齡、性別、人體解剖構造、生理結構、其它可能影響事項,及
- 預期性能無顯著差異,關鍵性能如:臨床預期效應、特定預期目的、使用持續期間等;
- 相似的設計,及
- 在相同條件下使用,及
- 具有相似的規格和特性,如:物理化學性質中有關能量種類和密度、張力強度、粘滯度、表面特性、波長、表面結構、孔隙度、粒徑大小、奈米技術、比質量、原子作用如氣體碳氮共滲、氧化作用等;及
- 使用相似施作方法(若相關時),及
- 具有相似操作原理及重要性能要求;
某些接觸無損傷皮膚的器材和器材小零件可以預見可能的例外情形;該等情形可以考慮相類似材料作用時的風險分析,且須考慮相類似材料的性質和作用方式。材料的不同可以影響相等性的多個層面,以及達到基本要求不同事項的符合性。評估人員須考慮生物性安全事項(例如:ISO 10993符合性),以及其它各種面向,以展現合理與充分之相等性。任何差異事項皆須充分佐證說明。
凡宣稱【相等性】須:
- 相等性(equivalence)僅限於單一器材,評估人員可能會做出若干個器材的評估,若是如此,則應對每一個器材對照係稱評估器材做出完整調查,展現相等性和敘述在臨床評估報告中。
- 三個特徵性質(包括臨床上、技術上、生物上)皆須符合要求;
- 相類似(similar)意義指係稱器材與對照器材在臨床性能與安全無顯著差異,透過係稱器材與對照器材(宣稱其實質相等)的各種試驗引起的現象比較;
- 納入評估的器材及宣稱實質相等的器材之差異性應做出識別、充分揭露及做出評估,應提供解釋,說明差異情形並不會顯著地影響係稱器材的臨床性能和安全;
- 製造商應調查所謂的實質相等器材並不是為了專門治療所生產的器材,例如:為了特定作用而採用修改後的表面處理作業之器材,因為如果是專門製造的器材,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不同的技術和生物上特徵;此種現象應在臨床評估報告中予以敘述且展現相等性,並予以文件化。
- 若是可以量測的話,應展現(係稱器材與受到評估的實質相等器材)臨床相關規格及性質的量測結果,並以對照表格呈現;
- 須佐以比對圖樣和圖片以供比較接觸身體元件的外觀和尺寸;
- 製造商應提供:
- 器材技術文件中須包括支援性非臨床資料,如前臨床研究報告;
- 臨床評估報告中,寫出參考的技術文件出處,或佐證資料文件位置的資訊;
- 為評估技術特徵,如果不同器材經由不同方式達到相同治療效果,則不能宣稱具備相等性;
- 為評估生物特徵:
- 當需要接觸身體部位的材料之化學特徵時,應按照ISO 10993-18附錄C方式展現毒理學相等性,此項做法僅屬生物準則的一個評估項目部份;
- 採購物料來源和製造程序可能負面地影響純淨度剖繪,選擇採用的分析方法以描述醫療器材特性時須適宜地考慮期待中的雜質剖繪;例如:物料來源或製造方法變更時須重做必要測試;
- 有必要的話,須經由病理學研究,對於體內實驗結果關於預期使用方式和預期接觸期間,展現同一個宿主的反應情形;
- 動物實驗中,不同族群動物可能會限制測試的預測值範圍,挑選測試方法和期望的預測值範圍須予以佐證說明;
- 若相關時,亦須考慮摩擦耗損現象,以及對於細微顆粒作用的宿主反應。
- 只有當對照的實質相等之醫療器材是帶有CE標示,且依照預期目的遵守使用說明書中敘述的方式使用,所獲得的臨床資料才視為與該實質相等器材的臨床資料為惟一相等。
A2何時須追加執行臨床評估﹖
a. 製造商與評估人員如何決定已經取得足夠的臨床佐證﹖當需要臨床資料做成達到係稱器材符合基本要求的結論,該等資料應符合現有知識及現今科技水準、科學的穩固性,涵蓋製造商給出的預期使用範圍的所有事項,器材所有產品/型號及設定狀況。
若是存在差異事項而缺乏其它方式彌補此種差異,則應規劃和執行臨床調查。
b. 考慮事項
植入式和高風險器材,其所運用的技術尚未有足夠經驗或很少經驗,或是擴展既有預期使用範圍或技術,例如:新的臨床應用,通常皆會要求臨床調查資料。
為了符合MDD附錄X第1.1a和AIMDD附錄7的臨床調查要求,凡屬植入式或第III類器材皆須執行臨床調查,除非明確地佐證說明基于既有臨床資料可以達到要求。
需要臨床調查的情形,係依照現有的臨床資料之證據力和適當地展現利益/風險剖繪情形,宣稱事項、副作用,以符合適用的基本要求。其它器材也可能要求執行臨床調查,包括第1類、第IIa類,和第IIb類非植入式器材。
當要決定醫療器材是否需要做增項臨床調查時,製造商須做詳細的差異分析,此等差異分析須決定目前既有的臨床資料是否足以查證器材可以符合基本要求,尤其在臨床性能和臨床安全事項。
應該特別考慮以下事項:
- 新的設計功能、包括新的材料;
- 新的預期使用方式、包括新的醫學適應症、新的目標族群(年紀、性別等);
- 製造商新的宣稱預期使用事項;
- 新的使用者區間(如:一般使用者);
- 直接或間接風險的嚴重程度;
- 接觸粘膜(或薄膜)或者係為侵入性;
- 增加的使用期間或多次重新使用;
- 結合藥用物質使用;
- 採用動物組織(除了接觸健康皮膚之外);
- 當醫學替代療法風險較低或對於病患利益較大的情況出現時,或者最近才得以運用時(參見A7.2利益/風險剖繪可接受程度要求符合性評鑑);
- 意識到新的風險,包括醫療、科學和技術的進展;
- 是否關注的資料可以經由臨床調查再予添補供評估;等等。
A3 器材描述—必要內容
描述內容須足夠詳細以允許有效評估符合基本要求的程度,獲取有意義的文獻資料,及適當時,評估識別的文獻中提到之實質相等器材:
- 器材名稱、型號、尺寸、器材零件、軟體和附件
- 器材所歸屬的器材種類,如:人造生物主動脈心臟瓣膜
- 器材是否已取得CE驗證,或者正在開發中且提出申請CE驗證
- 器材是否目前已放入歐盟市場或其它國家,從何時起,及在歐盟市場中的器材數量
- 器材的預期目的:
- (若適用時)明確的醫學適應症
- 器材對治、處理或診斷的疾病名稱或症狀、臨床形式、階段、嚴重度、症狀或事項
- 病患族群,如:成年人、幼童、嬰兒或其它類別
- 預期使用者,如:健康照護從業人士、一般人
- 器材接觸的組織器官、身體部位、體液或身體組織
- 接觸身體時間或使用期間
- 重複應用方式,包括任何限制使用次數或使用期間
- 接觸粘膜薄膜、侵人方式、植入方式
- 禁忌症
- 製造商提供的防範規定
- 僅供單次使用、可重複使用
- 其它事項
- 醫療器材的一般描述,包括
- 簡短陳述物理和化學性質
- 技術規格、機械性質
- 滅菌程度
- 輻射性
- 器材如何地達到預期目的
- 工作原理
- 器材使用的材料,尤其是(直接或間接地)接觸病患/使用者人體的材料,描述身體的考量部位
- 是否包含藥用物質(無論該藥用物質是否已經放入市場)、動物組織、血液組成份子,該等物質的目的
- 其它考量事項
- 是否器材可能會涵蓋醫學需求且無法以其它方式達到的,如果器材另有其它醫學變通方式,或者器材等同於某個既有器材,應描述該等狀況和所有新的功能
- 如果器材是基於實質相等而進入市場,則應提供以下事項:
- 用於號稱實質相等的器材名稱、型號、尺寸、零件等,包括軟體和附件
- 是否已經正式展現實質相等性
- 預期性能,包括製造商預期的器材的技術性能、預期的臨床利益、製造商在預期使用情形下宣稱的臨床性能和臨床安全;
- 製造商提供既有的書面資料之版本和數量,包括使用說明書、既有促銷資料、製造商預見之器材隨附資料;
臨床文獻的不同來源可以採用為臨床評估的搜尋途徑;需要縝密周延的搜索策略,通常涉及若干個資料庫。應紀錄並佐證說明搜索策略,重要的資源包括以下事項:
科技文獻資料庫:
搜索互聯網
由互聯網找到的重要資料,可能的例子如:
科技文獻資料庫:
- MEDLINE 或Pubmed可以提供搜索起點,但不完全涵蓋歐洲方面期刊的文獻,侷限搜索範圍,未能確保維持完整性;
- 宜於採用其它資料庫,以確保足夠涵蓋歐洲的器材和治療項目,識別相關的臨床試驗和使用者經驗的出版品,有助於以器材名稱和製造商進行搜尋,例如:EMBASE/Excerpta Medica, Cochrane CENTRAL試驗登記庫;(註:由臨床研究中看到正面或負面結果或使用者經驗,如報導單一個案的風險或個案的連續報導;或許不適用於出版在高危險度的醫學期刊,因此可能要搜尋需對歐洲使用者的低風險度的歐洲期刊或其它刊物。)
搜索互聯網
由互聯網找到的重要資料,可能的例子如:
- 係稱器材適用的調和標準及其它標準,和帶有臨床性能及臨床安全的必要資訊;
- 實質相等器材或類似器材的現場安全矯正措施;該等資訊散見於製造商自身網站、歐盟主管機關網站、美國FDA網站,以及其它網站;
- 植入式器材的研究登記報告;
- 通過既有系統審查資料庫的文件,如:系統性審查的Cochrane資料庫,Prospero國際前瞻性系統審查資料庫
- 專業醫療協會撰寫的專家文件,此等文件係對評鑑現有知識、現今科技水準,包括臨床實務指引和一致同意聲明提供參考;
- 原始資料分析與健康技術評鑑(HTA)審查社群和網路
- 經由國際衛生組織(WHO)支持的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ICTRP)和ClinicalTrials.gov的識別研究工作;
- 未發表的資料。
- 實質相等器材(若製造商宣稱實質相等;或是標竿比對其它器材)的標籤與說明書;
- 從植入式器材研究的登記簿提供給製造商的資料;
- 會議展示的資料;
- 科學文獻中引用的參考事項可能很重要,允宜篩選;
- 其它相關聯的文獻可能引用與製造商有直接利益的文獻;另外,檢索參考文獻以評價文獻的科學品質也是必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