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德國的【設備及產品安全法】(Geräte- und Produkt- sicherheitsgesetz - GPSG)由德國的經濟及工作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Arbeit – BMWA)先向上議會提出,於2003年11月28日通過後,再交由國會表決,隨後由德國國會於2004年1月6日公布,並於同年5月1 日起正式施行。設備及產品安全法替換並取消了原有的兩個德國聯邦法律,亦即【產品安全法】(Gerätesicherheitsgesetz)及【產品安全要求規定與保障CE標識法】(Gesetz zur Regelung der Sicherheitsanforderungen an Produkte und zum Schutz der CE-Kennzeichnung – PrdSG)。新版的法律匯集歐洲執行委員會公布的15類產品指令(Richtlinien【德】, Directives【英】),另外加上各指令中未涵蓋的部分產品﹐還有特定的工廠及其生產設備,據以制訂德國國內的設備及產品安全法加以規範,以達到保護產品最終使用者安全的宗旨。摘 要
德國【設備及產品安全法 - GPSP】分為兩部份:首部份為第一項的法條本文計七章廿一條條文﹐次之則為第二至廿八項的修改相關法律引述本法的條文字句。首部份第一項的法條本文為此篇論文討論的依據,涉及立法原則﹑執行程序﹑授權查驗﹑檢討方式﹑監督機制﹑處罰範圍等項目。
Abstract
The German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Act / Geräte- und Produktsicherheitsgesetz - GPSG”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rticle 1 with main text of 7 chapters divided into 21 clauses. The second part consists of articles 2 to 28, which modify the sentences of the relevant acts that had previously addressed its predecessors. The article is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act, as to consider legislative principle, implementation, authorized certification, review methods, surveillance process and penalty clause.
Zusammenfassung
Das „Geräte- und Produktsicherheitsgesetz – GPSG“ enthält zwei Teile: erstes Teil besteht aus Artikel 1 mit 7 Abschnitten und 21 Paragraphen. Das zweites Teil bestehen aus Artikel 2 bis 28, um die vom jeweiligen Gesetzen aus den vorherigen Gesetzten zitierten Sätzen zu ändern. Dieser Aufsatz beschäftigt sich mit dem ersten Teil des Gesetztes, wobei das Prinzip der Gesetzgebung, die Durchführung, die zertifizierenden Stelle, die Überwachungsmethode und die vorgesehenen Strafe jeweils erläutert werden.
2.1 立法緣由
德國現任的執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SPD)為簡化重複的法律條文﹐及煩瑣的官僚作業,於2003年7月9日內閣會議中決定推動官僚作業減量 (Bürokratieabbau) 行動,從法律層面減少德國的相關法律條文數量,主要是削減形式上仍然存在的法律,但實際上作用不大的法律,而且既不影響各級行政機構的日常運作﹐又能便利民眾瞭解與遵循政府的規定。
【產品安全法】(Gerätesicherheitsgesetz – GSG)從1968年6月24日起頒布施行至今已逾卅年,中間經過數次修改,最近的版本為2001年5月11日所頒布者,該法另有相關的附則(GSG-Verordnung 1,2,3,6,7,8,9,10,11,12,13,14,由2004年1月6日起更名為GPSGV﹐參見表1 ) ,以接續歐洲共同體執行委員會所陸續公佈的各類產品安全指令。
此外德國為配合歐洲共同體(Europäische Gemeinschaft - EG)的產品管理模式引入CE標示及管理規定,又於1997年4月22日另外頒布【產品安全要求規定與保障CE標示法】(Gesetz zur Regelung der Sicherheitsanforderungen an Produkte und zum Schutz der CE-Kennzeichnung – PrdSG)。雖然兩項法律適用的範圍有所區分,後者主要用於消費性產品的管制,但在產品種類跨越數個指令,而各指令所涉及的分類項目各有差異時,從而需考慮不同法律的適用範圍或查驗規定之情況下,仍然會造成消費者與查驗單位的疑惑與困擾。德國的主管機關經濟及工作部遂研議歸併兩項法律,將GS標示(GS-Zeichen見附錄圖2,GS為“Geprüfte Sicherheit“的縮寫)與CE標示(CE-Kennzeichnung見附錄圖1)的規定彙整成同一個法律,成為設備及產品安全法,達成承接歐洲共同體指令與保護消費者安全的雙重任務。
【產品安全法】(Gerätesicherheitsgesetz – GSG)從1968年6月24日起頒布施行至今已逾卅年,中間經過數次修改,最近的版本為2001年5月11日所頒布者,該法另有相關的附則(GSG-Verordnung 1,2,3,6,7,8,9,10,11,12,13,14,由2004年1月6日起更名為GPSGV﹐參見表1 ) ,以接續歐洲共同體執行委員會所陸續公佈的各類產品安全指令。
此外德國為配合歐洲共同體(Europäische Gemeinschaft - EG)的產品管理模式引入CE標示及管理規定,又於1997年4月22日另外頒布【產品安全要求規定與保障CE標示法】(Gesetz zur Regelung der Sicherheitsanforderungen an Produkte und zum Schutz der CE-Kennzeichnung – PrdSG)。雖然兩項法律適用的範圍有所區分,後者主要用於消費性產品的管制,但在產品種類跨越數個指令,而各指令所涉及的分類項目各有差異時,從而需考慮不同法律的適用範圍或查驗規定之情況下,仍然會造成消費者與查驗單位的疑惑與困擾。德國的主管機關經濟及工作部遂研議歸併兩項法律,將GS標示(GS-Zeichen見附錄圖2,GS為“Geprüfte Sicherheit“的縮寫)與CE標示(CE-Kennzeichnung見附錄圖1)的規定彙整成同一個法律,成為設備及產品安全法,達成承接歐洲共同體指令與保護消費者安全的雙重任務。
2.2 適用範圍
改版後的設備及產品安全法彙整了歐洲共同體執行委員會公佈有關消費性產品的十五個共通性指令(詳見表1)的共同適用原則,以德國國內的設備及產品安全法作整體性的規定﹐再配合附則以結合個別的歐洲指令,從而落實歐洲指令在全球性考量下關於產品安全的實踐措施,並促進整個歐洲共同體內貨物自由流通的目標。
表1:GPSG引用的十五項歐洲共同體指令
指令編號 | 指令內容 | GPSG附則 |
2001/95/EEC | General product safety一般產品安全 | NA |
93/465/EEC | 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 and the rules for the affixing and use of the CE conformity marking符合性評鑑程序及張貼CE標示規定 | NA |
72/23/EEC 及 93/68/EEC | Electrical equipment designed for use within certain voltage limits用於特定電壓範圍內的電氣設備 | 1st GPSGV |
94/9/EEC | Equipment and protective systems in potentially explosive atmospheres產品用於易爆炸環境 | 11th GPSGV |
87/404/EEC及90/488/EEC, | Simple pressure vessels簡單壓力容器 | 6th GPSGV |
75/324/EEC | aerosol dispensers噴霧器材 | 13th GPSGV |
97/23/EEC | Pressure equipment壓力容器 | 14th GPSGV |
88/378/EEC及93/68/EEC | Safety of Toys玩具安全 | 2nd GPSGV |
94/25/EEC及2003/44/EEC | Recreational craft休閒器材 | 10th GPSGV |
89/392/EEC, 91/386/EEC, 93/44/EEC, 及98/37/EEC | Machinery機械設備 | 9th GPSGV |
95/16/EEC | Lifts電梯 | 12th GPSGV |
2000/14/EEC | noise emission in the environment by equipment for use outdoors戶外用設備所釋放出噪音 | BImSchG & 32. BimSchV |
90/396/EEC及93/68/EEC | Appliances burning gaseous fuels燃燒氣體的設備 | 7th GPSGV |
89/686/EEC, 93/68/EEC, 及93/95/EEC |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個人保護用裝備 | 8th GPSGV |
86/188/EEC及98/24/EEC | protection of workers from the risks related to exposure to noise at work工作場所的噪音 | 3rd GPSGV |
同法內並將其它類型的產品,明確地講,亦即產品並不適用於前列的十五個指令內,但卻在市場上公開販售的消費性產品或零件,以及使用在工作場所的設備,在德國境內仍須適用此份改版後的設備及產品安全法。尤其須要注意的是某些新的項目也被納入該法的管制範圍,例如傢俱或是機具設施的零件。
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共同體的電磁相容性指令(89/336/EEC,92/31/EEC,91/263/EEC,以及93/68/EEC)並不在該法引用的十五項指令內,而是另依德國電磁相容性設備法(Gesetz über die Elektromagnetische Verträglichkeit von Geräten – EMVG)加以管理,最近版本的生效日期自1998年9月25日起。
關於管制的範圍及做法仍以該法第一項的條文為主,各法條的目次列於表2,其內容則分別敘述於後續段落。
表2.設備及產品安全法第一項的條文:
第一章:一般條款 第一條:適用範圍 第二條:名詞定義 第三條:規定制定的權責 第二章:產品進入市場及產品標示 第四條:進入市場及展示 第五條:消費性產品進入市場的特別規定 第六條:CE標示 第七條:GS標示 第三章:產品進入市場後的監督 第八條:主管單位的工作及權責 第九條:通報作業 第十條:公告資訊 第四章:特別條款 第十一條:受委託單位 第十二條:聯邦工作保護及工作監督的作業項目 第十三條:技術設備及消費性產品委員會 第五章:須定期監督的設備(設施) 第十四條:制定規定的權責 第十五條:主管單位的權責 第十六條:受委託單位進入委託者場地的權利 第十七條:實施測試及監督 第十八條:政府督導單位 第六章:刑責及罰款 第十九條:罰款條文 第廿條:刑罰條文 第七章:結尾 第廿一條:過渡時期規定 |
考量到某些產品由各主管機關依該部會的相關法律辦理,不符合設備及產品安全法的適用範圍,故該法亦明確規定排除適用的產品,臚列於表3:
表3:GPSG排除適用的產品
古董
猶待修復的物品
磁浮鐵路車廂
鐵路運送的材料
礦場用物
國防部物品
內政部物品
交通部物品
醫療設備
通訊設備
非自動式磅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